日晷
位于礼堂前大草坪南端的古典计时器――日晷,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。下部底座镌刻着1920级的铭言“行胜于言”的中文及其拉丁文译文,“行胜于言”从此成为了清华的校风。这种校风使清华培养了一大批脚踏实地、报国奉献的优秀人物。
文远楼
“文远楼”于1953年建成,由黄毓麟、哈雄文设计。整座建筑布局合理、体型丰富、外貌简洁,是中国最早的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。20世纪90年代末,文远楼被载入《世界建筑史》,全国仅有37座建筑获此殊荣。
相辉堂
相辉堂是复旦大学校园内最具历史意义的建筑,是复旦人共同的精神家园。 其命名来源于马相伯和李登辉两位先生的名字,马相伯是复旦大学的创始人,李登辉是复旦的重要建设者。
东吴大学旧址
东吴大学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东临葑门内城河,与古城墙隔河相望,校内树木葱茏,绿荫红瓦相映,环境幽美清新。其中有清光绪年间建成、位于全校中心的钟楼“林堂”;宣统年间落成的图书馆“孙堂”;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“葛堂”、“维格堂”、“子实堂”等。这些建筑各具风格,或作欧洲古典式,或仿中世纪城堡式,或效美国教堂式,既多样又统一,至今保持原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