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场百科 / 高校百科 / 高校百科大全 / 北京服装学院

北京服装学院
北京服装学院
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
1959年
艺术
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北口樱花东街甲2号
www.bift.edu.cn/
北京服装学院(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),是中国一所以服装命名,艺、工为主,艺、工、经、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,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,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、教育部创新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、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。 学校始建于1959年,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,1961年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,1987年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,1998年由纺织工业部划转北京市为主管理。 截至2018年11月,学校有三个校区:樱花园校区、芍药居校区、牡丹园校区,另与昌平区北七家镇商务部培训中心联合办学共建北校区;设有9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,开设30个本科专业;有教职工843人,全日制本科生6058人,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71人,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人,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72人,博士研究生24人,留学生60人。 学校目前设有9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(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、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、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、艺术设计学院、时尚传播学院、商学院、信息工程学院、语言文化学院、美术学院),以及基础教学部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、研究生院、国际学院、继续教育学院。设有“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”国家特殊需求博士项目,多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,以及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。设计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+,是该学科中唯一达到B+及以上的市属高校,在2018年、2019年“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”中皆位列第六。有国家级、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近300个。建有全国“十佳”特色博物馆——民族服饰博物馆,收藏中国各民族的服装、饰品、织物、蜡染、刺绣等一万余件,集收藏、展示、科研、教学等功能于一体。 北京服装学院分校区: 芍药居校区: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甲1号 牡丹园校区: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29号 北校区: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南
北京服装学院名胜
民族服饰博物馆
北京大学西门 北京大学西门

北京大学西门位于北京市颐和园路,是1952年北京大学与燕京大学合并成为新的北京大学之前,燕京大学主校门。由燕京大学校友于1926年集资修建,所以又称为校友门。西校门坐东朝西,为古典三开朱漆宫门建筑,高不过七八米,风格古朴、庄严典雅,与颐和园东宫门相似,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。牌匾上“北京大学”四个大字是毛泽东主席所题写。校门两侧有两头石狮,很多游人专程来到西门,就是为了在这里拍照留念。

文远楼 文远楼

“文远楼”于1953年建成,由黄毓麟、哈雄文设计。整座建筑布局合理、体型丰富、外貌简洁,是中国最早的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。20世纪90年代末,文远楼被载入《世界建筑史》,全国仅有37座建筑获此殊荣。

明德楼 明德楼

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位于中国人民大学西门,具有体量大、功能全、现代化程度高三大特点,其占地面积约38000平方米,分为明德主楼,明德商学楼,明德法学楼,明德国际楼和明德新闻楼。明德楼是国内高校已建成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单体教学建筑。明德楼工程获得了中建总公司的CI金杯,中建总公司“中建杯”优质工程金奖和QC成果获得国家级一等奖等荣誉。

近春园 近春园

近春园原是清咸丰皇帝的旧居,又是朱自清的《荷塘月色》的原址。近春园的前身是康熙是“熙春园”的中心地带。咸丰十年(1860年),英法联军侵入北京,火烧圆明园,近春园内所有房屋被化为灰烬,沦为“荒岛”,前后达一百二十余年。到1979年,荒岛才被修复。 近春园景点的核心景观是被一诺大荷塘包围的一座岛,岛上有高低的山丘和树林掩映,岛西南侧有一古式长廊,此岛通过一座汉白玉拱桥与岸边相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