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场百科 / 高校百科 / 高校百科大全 / 北京服装学院

北京服装学院
北京服装学院
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
1959年
艺术
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北口樱花东街甲2号
www.bift.edu.cn/
北京服装学院(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),是中国一所以服装命名,艺、工为主,艺、工、经、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,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,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、教育部创新创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、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。 学校始建于1959年,原名北京纺织工学院,1961年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,1987年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,1998年由纺织工业部划转北京市为主管理。 截至2018年11月,学校有三个校区:樱花园校区、芍药居校区、牡丹园校区,另与昌平区北七家镇商务部培训中心联合办学共建北校区;设有9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,开设30个本科专业;有教职工843人,全日制本科生6058人,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71人,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人,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72人,博士研究生24人,留学生60人。 学校目前设有9个全日制本科教学学院(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、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、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、艺术设计学院、时尚传播学院、商学院、信息工程学院、语言文化学院、美术学院),以及基础教学部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、研究生院、国际学院、继续教育学院。设有“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抢救传承与设计创新”国家特殊需求博士项目,多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,以及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。设计学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+,是该学科中唯一达到B+及以上的市属高校,在2018年、2019年“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”中皆位列第六。有国家级、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近300个。建有全国“十佳”特色博物馆——民族服饰博物馆,收藏中国各民族的服装、饰品、织物、蜡染、刺绣等一万余件,集收藏、展示、科研、教学等功能于一体。 北京服装学院分校区: 芍药居校区: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甲1号 牡丹园校区: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29号 北校区: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南
北京服装学院名胜
民族服饰博物馆
自清亭 自清亭

自清亭原名“迤东亭”,在工字厅东墙外的土山上。1978年改名“自清亭”以纪念朱自清先生。 朱自清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、诗人和散文学家。他的散文《背影》、《荷塘月色》等,至今脍炙人口。因自清亭设于此地,很多人误以为朱先生的《荷塘月色》即亦源于此地,其实不然。《荷塘月色》的“原址是在近春园环池的西北隅。现在近春园东山建有“荷塘月色亭”以资纪念。

燕南园 燕南园

燕南园,位于燕园的南部,占地48亩,东邻燕南美食;西至北大校医院;北邻第二体育馆及篮球场;南接学生宿舍及邮局、银行。1952年随燕大并入北京大学。燕南园的建筑以“洋式”为主,多为两层小楼,附带一个小花园。室内装饰业具有典型的西洋风格:铺设木地板,楼梯设在屋内,屋里有供冬天采暖的壁炉。有燕园“园中之园”的誉称。

南开大学马蹄湖 南开大学马蹄湖

马蹄湖本有南北之分。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,将南开园炸为废墟。南马蹄湖被炸平,而北马蹄湖则保留下来。湖内遍植荷花,在花朵年复一年的开谢荣枯中,平静的湖水孕育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。荷花、松柏,这些植物的典雅气息已经深深融入南开气质,清远淡泊、踏实内敛、厚积薄发成为南开精神的重要分子。

文星阁 文星阁

文星阁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,俗称钟楼、方塔,位于苏州古城内东偏葑门与相门之间——苏州大学校园内。文星阁是一座形制独特的古建筑,石台基和底层砖砌阁体尚属明代遗物。阁楼分四层,阁南尚存清代同治年间桂香殿,阁顶尚存一口铸有“文星宝阁”铭文的清代铁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