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场百科 / 高校百科 / 高校百科大全 / 北京科技大学

北京科技大学
北京科技大学
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
1952年
理工
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
www.ustb.edu.cn
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由天津大学(原北洋大学)、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,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,工、理、管、文、经、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,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。1997年5月,学校首批进入国家“211工程”建设高校行列。2006年,学校成为首批“985工程”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。2014年,学校牵头的,以北京科技大学、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“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”成功入选国家“2011计划”。2017年,学校入选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。2018年,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、教育部共建高校。 建校以来,学校逐步形成了“学风严谨,崇尚实践”的优良传统,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,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家政治、经济、科技、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、材料行业的栋梁和骨干。党和国家领导人罗干、刘淇、徐匡迪、黄孟复、范长龙、郭声琨、刘晓峰等都曾在校学习,另有39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,一大批校友走上了省长、市长的领导岗位,一大批校友担任中国一重、宝武集团、河钢集团、中国铝业、中国五矿、中国钢研等国家特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。学校被誉为“钢铁摇篮”。 学校本部位于高校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,全校占地约80.39万平方米,校舍建筑总面积97万平方米。学校的科研实力十分雄厚。1978年至2019年底,共申请专利8963项,授权专利5523项;有2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、省、部委级等各种奖励,其中国家级奖励181项。学校现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,1个“2011计划”协同创新中心,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,2个国家工程(技术)研究中心,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,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,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,56个省、部级重点实验室、工程研究中心、国际合作基地、创新引智基地等。 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,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、创业能力培养。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,努力营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。今天,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师生正满怀信心,迈着坚定的步伐,向着“把北京科技大学建设成为以工为主,工、理、管、文、经、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,规模适度,特色突出,国内一流,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”的目标而奋进。 北京科技大学分校区: 管庄校区:北京市朝阳区管庄北一里
北京科技大学名胜
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
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 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

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北京科技大学校园内。北京科技大学体育馆承担第29届北京奥运会柔道、跆拳道比赛和第13届北京残奥会轮椅篮球、轮椅橄榄球四个比赛项目。场馆建筑面积24662平方米,观众坐席8012个。体育馆融合了北京奥运会人文、科技、绿色三大理念。体育馆外型以柔道、跆拳道运动中“带”凸显出规整而韵律的变化,传承着中庸和谐、刚柔并济的中华文化,展现力量与精致之美。锈红色哑光金属屋面与“钢铁摇篮”美誉的大学校园文化相吻合。奥运会后,体育馆对外开放,将成为承办柔道、跆拳道等大型室内体育竞技赛事,举办室内体育比赛、教学、训练、游泳、健身、会议及文艺演出等活动的场所。

文远楼 文远楼

“文远楼”于1953年建成,由黄毓麟、哈雄文设计。整座建筑布局合理、体型丰富、外貌简洁,是中国最早的典型的包豪斯风格的建筑。20世纪90年代末,文远楼被载入《世界建筑史》,全国仅有37座建筑获此殊荣。

上海大学博物馆 上海大学博物馆

上海大学博物馆,位于上海大学宝山校本部东区。博物馆现由海派文化博物馆、上海方言文化展示体验馆(展)、上海大学校史馆、钱伟长纪念馆、上海大学(1922—1927)校史室外展区溯园等“四馆一园”构成,致力于传承、弘扬传统文化、海派文化、红色文化、江南文化,现收藏有各类藏品1万余件(套)。

燕南园 燕南园

燕南园,位于燕园的南部,占地48亩,东邻燕南美食;西至北大校医院;北邻第二体育馆及篮球场;南接学生宿舍及邮局、银行。1952年随燕大并入北京大学。燕南园的建筑以“洋式”为主,多为两层小楼,附带一个小花园。室内装饰业具有典型的西洋风格:铺设木地板,楼梯设在屋内,屋里有供冬天采暖的壁炉。有燕园“园中之园”的誉称。